温州家政提质扩容工作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公众号宣传报道!日期:2022-12-23 访问次数:675 家政服务业是朝阳产业,大有可为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,有利于扩大居家养老和育幼等服务的供给,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,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。 创建科技承建的“温州家服云”平台,于2019年12月正式上线启动,是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建设、覆盖全市的家政服务线上平台。
2019年以来,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(简称“家政领跑城市”)扛起“领跑”责任,加强组织领导,印发工作方案,形成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,“头雁效应”初步显现,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。为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会同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、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进行了总结梳理,现予以刊发,供其他地方学习借鉴,引导全国各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。 温州市作为国家家政领跑城市,近年来着力推动家政服务立法、专业市场建设、信息平台建设、家政品牌建立,全面推进家政行业规范化、法治化、标准化发展。现有家政企业475家,家政从业人员7.8万余人,家政产值达43.97亿元,培育了70余家竞争力强、服务质量高、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员工制家政企业,建成社区家政服务网点102个,确定了5家领跑企业、2个领跑社区和3所领跑学校,家政脱贫工作入选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》。
亮点一:创亮点之一:创新打造“法治家政”发展模式 一是出台家政服务管理条例。 为全面推进温州家政法治化建设,温州市于2019年正式启动家政立法工作,经过多方努力,经历多轮讨论,2021年3月26日,《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》经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,已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温州市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家政服务立法工作的地市级城市。2021年12月31日,温州市出台《家政服务条例实施细则》,进一步明确家政各方权利与义务,保障家政服务人员权益,维护市场健康秩序。 二是建设家政服务质量标准体系。 温州市聚焦市场、社会和监管需求,制定温州市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形成“8+6+3+N”标准建设方案,并于2021正式启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。2021年12月3日,温州市正式施行《家政便民服务点建设与运营规范》、《家政服务溯源管理规范》和《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规范》三项地方标准,并在120余家家政机构中推广使用,率全国地市之先建成家政服务质量标准体系,成为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“全国标杆”。
亮点之二:创新打造“数字家政”发展模式 一是率先实现家政全流程线上服务。 温州市自主研发了“温州家服云”信息系统,并与浙江省商务厅“浙里好家政”平台对接,贯通数据4.3万条,入驻机构191家,数量位居全省第一。“温州家服云”是浙江省首个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家政服务信息平台,实现人员登记、审核、沟通、视频面试、合同签订、解除、备案等全流程线上服务,并依托平台探索电子合同线上签订管理,已覆盖全市243个家政机构,员工制家政企业使用合同规范文本覆盖率达100%。 二是依托信息平台持续优化服务。 着力推进平台建档的流程再造,将原先12条手续缩减至8条,办事效率提高至30%。随着“温州家服云”信息平台的升级迭代,温州市创新构建了家政人力资源挖掘、开发、储备、适配、评价、信用、保障、监管的全链条立体化互动式生态服务治理系统,建成家政服务全流程评价体系,进一步促进家政企业管理规范化,家政人员服务标准化。
建成家政服务信亮点之三:创新打造“放心家政”发展模式 温州市全力搭建家政服务信用体系,在尊重家政服务人员意愿的前提下,秉承“应录尽录,应核尽核”的原则,对家政服务人员身份进行背景调查和公安审核。目前已核对查验从业人员68032名,对不适合从事家政工作的643名人员赋予家政服务红码,为消费者享受家政服务打上“一把安全锁”。温州市在调查论证基础上,确定家政行业分工种工资指导价位,供用人单位、消费者和劳动者参考使用。
家政”发展模式亮点之四:创新打造“便民家政”发展模式 温州市先后建立4个家政产业园区,通过招投标引进运营机构,为其提供免费的场地使用,并进行政策资金补贴。如温州家庭服务市场除免费提供2000平方米的场地使用外,运营机构通过考核后还可享受每年40万元补贴,目前已集聚20个家政机构,累计接待市民6万余人,完成服务订单3万余份,举行各类活动65场。 图为:温州市家政服务市场 二是建设社区家政便民服务点。 温州市建成社区家政便民服务点102个,对于验收合格的社区家政便民服务网点每年发放3万元补贴,已累计发放社区家政便民服务网点补贴459万元。围绕服务社区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,连续组织以“沐便民暖风·享云惠家服”“家政小巴进社区”等系列主题家政便民服务活动,举行专场活动109场,服务市民3万余人。 三是创新打造家服驿站。 温州市依托经济型酒店、青年旅社等为家政服务人员每年每人提供10天的优惠住所,住宿期间享受临时住所补贴。2021年建成家服驿站床位600张,服务人员超600人次。
四是实现多端驱动的“乘法效应”。 温州市形成以4个家政产业园区为核心,102个家政便民服务点为触角,“温州家服云”信息平台为依托,三个层次的线上线下家政服务交流供给体系,推动与家服驿站、社区服务、培训机构呼应联动,将家政服务深度融合入全市社区的居民生活,进一步打通家政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“家政服务生活圈”更加惠及民生。
亮点之五:创新打造“品牌家政”建设模式
亮点之六:创新打造“扶贫家政”发展模式 依托“百城联动促发展”跨省劳务协作机制,组织家政企业前往河南信阳、安徽阜阳、四川南充遂宁、贵州铜仁、湖北恩施和湖南湘西等地开展35余场跨省劳务协作招聘会,积极宣传温州家政就业补贴政策,吸引来温就业人员2000余人。 二是降低家政人员就业成本。 为吸引外地人员来温从事家政服务,温州市推出家政服务人员就业专项补贴套餐,包括每人每年200元的家政人员免费体检补贴,非温户籍家政人员300元、500元、800元首次来温就业路费补贴,每人每年价值5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补贴,每人每天50元住宿补贴(10天)等。目前已累计发放家政人员补贴452.9万元,人身意外保险补贴25万元,首次来温就业路费补贴26.1万元。 三是融合家政培训就业与扶贫。 温州市把家政服务工作作为撬动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杠杆,组织家政企业在市内建立职业技能“爱心学校”,每年培训低收入家政人员2000多人次,就业率高达94.8%,帮助永嘉、洞头等市内区县500余户次“零就业”家庭实现就业增收。在四川、江西、陕西等地通过家政技能扶持“零就业”家庭1600余人次,其中近一半人来温就业,整体收入跨越式提升。 |